前言
今天在A站的一个关于经济新闻中的帖子中随意评论了一下,然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在浏览大家的讨论的时候发现有人贴出了一个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闻。
这则新闻的原文我也找了一下,原文出处来自于网易:人民币和美元即将脱钩,央行取消人民币固定汇率,美国如何应对?
也许大家在初看这文章的时候觉得很解气,人民币在国际上扬眉吐气出尽风头。同时不管是在A站的讨论串中还是在原文的评论区中都是一片叫好声,看来人民币取代美元指日可待。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篇文章有很多的问题,不仅在使用春秋笔法来夸大其词地妄测央行的政策,还通过民族对立来挑起网民的情绪,甚至其中的一些用词连基本的金融常识都罔顾。
知识打假
这篇文章的槽点实在是太多,对于截图的新闻内容,我将从标题开始依次进行点评。
人民币美元即将脱钩
美元脱钩
这一个概念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中俄石油人民币结算的时候炒作过,中伊25年合作协议的时候也炒作过,但是在官方的任何的声明、协议、协定、条约中都没有出现过脱钩
这个词。
那即将
是在今天还是明天还是一年之后还是十年之后?央行有最新的政策出台?
人民币、美元作为两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只要有贸易就会有汇率,那又何来的脱钩
之说。
就算是中国自己制定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
中美元一直都是最大的权重。或许某一天将美元的权重降为0了也就是真正的实现脱钩
了吧。
央行取消人民币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
这一个词好久没听过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在现在或者不久之前是固定汇率的?
其实人民币汇率早就是浮动汇率了,经过了几轮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固定汇率是在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中被取消的。从05年的7月21日之后中国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中方代表表示
中方代表
? 这个莫干山会议
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政策会议?这个中方代表又是谁?中方代表
代表的是中国央行的立场?
首先关于莫干山会议先说明一下,经过前面虚假信息的铺垫,我还以为这个会议是垃圾自媒体自己编的一个山寨会议。但是具体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个会议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经济智库会议。起源是1984年9月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召开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然后在2017年的“新莫干山会议·2017”上决定将会议常态化,每年举行"春季"和"秋季"两次会议。
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的春季会议:2021莫干山春季会议聚焦财政金融政策新动向 打假的新闻中所指的会议应该也是这次会议。不过莫干山会议也只是国内的一个关于金融政策的智库会议,既不代表央行立场,也不代表所发言的信息会作为央行政策执行。
而且这次会议中关于人民币与美元脱钩
这个议题实在是找不到任何信息。不过根据下面的放弃汇率目标
这个论点倒是可以找到发言人以及发言内容。发言人是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
,发言内容:周诚君:人民币国际化如何更好承担国际责任
而且根据周诚君所长的发言来看,发言内容也只是学术上的探讨,没有任何的政策指向性。
放弃汇率目标是什么意思?
前面还在说固定汇率
现在就说放弃汇率目标
了,前后矛盾。不过倒是回归到了莫干山会议
。
央行放弃人民币的汇率目标管控
这个一句话解释和后面的完全不搭边,将"放弃人民币的汇率管控"等效于后面的"以各国货币的币值参考"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我们来看看周诚君所长的原话:
对于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固定汇率或保持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跨境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之间,只能同时选择其中两个目标,而必须放弃一个。如果我们明确了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这意味着我们放弃了汇率目标,并把它交给全球投资者及其市场交易决定,那么中央银行就可以明确地追求另外两个目标:即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跨境资本自由流动。
过去为什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时候比较艰难?就是因为老要盯着汇率,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典型的是2016、2017年,当央行为汇率目标所牵制的时候,货币政策往往在独立性和跨境资本自由流动之间左右摇摆。 ... 我们看到,目前央行已明确不再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常态化干预,更多地把人民币汇率交给市场来决定,该破7就破7,人民币也是主要货币中波动幅度比较大的货币之一。这样,我们的目标就非常清晰,一头抓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确保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一头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寻求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确保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可自由使用。
人民币定值不再以美元作为自身的参考标准,而是以各国货币的币值参考
2005年汇改之后就是这样了。
进而取得与如今美元一样的世界货币的地位
一句话就能轻而淡之地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要不我们请易行长退休吧,你来做央行行长。
首先人民币不再以美元作为自身的参考标准...很难将金融霸权作用在中国身上。
这个因果关系不知道是从何而来,05年汇改之后我们本来就已经放弃了汇率的美元定锚,但是在16、17年货币政策依然难行,这是摆脱了美元的金融霸权吗?经济学理论以及周所长的观点是我们放弃了保持汇率稳定
从而保证了货币政策独立性
和跨境资本自由流动
。
后面的文章则是一大串复制粘贴的布雷登森林体系的历史故事,解说到此位置吧。 大略概算了一下,文章有1/4算是于莫干山会议有关吧,接下来3/4都是有关布雷登森林体系的陈词滥调。
一些闲话
我第一眼看这个文章的时候,从取消人民币固定汇率
和发表时间就知道了它的不合理。后面经过一晚上的查证却发现它竟然打着正经官方会议的名头对其进行曲解并且强行挂上一个人民币美元脱钩
的名头来挑起话题,再复制一些关于布雷登森林体系的历史故事来强调一番美元霸权。
哎....打了很多字又删了。不多评论了。